2014年,雪州水供几番告急,制水情况较之过去,频密而漫长。轮流配水制度虽能稍缓居民扑水窘境,缺水危机却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
一边水灾一边缺水,我们的水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水供问题悬而难决,节约意识始终低落,人们似乎还懵懵懂懂,恍若未觉。未来水荒亦非危言耸听,一场水战,正悄然掩至……
水是生命,正因过度汲取而加速萎缩和衰竭,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城市地区尤为严重,但人们似乎还看不到干涸的未来。
雨季降临的9月,人们的视线换上水城泽国的画面,多少人还记得过去几个月的干旱和制水之苦?还保有水供短缺的危机逐年严重的警惕?
短缺主因有4
全国水供需求最高的雪隆地区,水坝水位数度降至危险水平,甚至要从湖泊抽水暂缓燃眉之急,减少受水供影响的范围和层面,还有700多个发展项目因此而停滞。
常年有雨的我国,何以年年缺水、制水、配水、扑水?一边干旱一边水患的极端,又是什么征兆?追溯源头。水供短缺的原因主要有4:—1.→环境变化(雨量减少)
2.→水源污染(亦即河流)
3.→排水系统(规划欠佳)
4.→用水态度(浪费成性)
2.→水源污染(亦即河流)
3.→排水系统(规划欠佳)
4.→用水态度(浪费成性)
其中,环境变化是全球共同的忧患,必须靠大层面动作和各国合作,其余3项却是长年累月“自食其果”所致,其中又以商业、工业和农业三大领域,是责任最大的 3大祸首,政府在这方面无疑是最重要的角色;家庭污水也开始成为问题,虽然个人力量所能彰显的绩效虽然有限,但若自省自觉,凝聚力量,还是能起到不小的作 用。
-
马大环境工程博士黄志源。
欠缺认知和技术
我国绝大部分民众的关心焦点,仍停留在“水费别涨”和“水供不断”的思维,对于水资源危机,始终欠缺关注。马来西亚人最大的通病就是欠缺行动的认知和技术。最简单的情况就是人们知道沟渠不是垃圾场,但还是不断将垃圾倒入沟渠。
全世界的水资源确实面对危机,我国亦无法幸免,但更严重的是,大多数人依然懵懵懂懂,直到水荒报到,才陷入“水供焦虑症”。
水资源危机已近在咫尺,面对问题的首要关键是改变思维,不应再将水供视为政府的单方面责任,你我都是祸首,也都责无旁贷。
-
马大环境工程学士兼公共政策硕士龚子翔。
湖泊引水掀争议
话说湖泊引水所引发的争议。水供短缺时期,湖泊水体在绿肺匮乏的城市地区扮演重要角色,不仅仅具有美化环境和提高房产经济等表面功能,也是可用的后备水源。
“湖泊引水”会引起争议并非没有理由。我国湖泊水质恶化越来越普遍,在引用湖水作为后备水供之前,首先必须解决3大关键问题:→什么原因造成湖泊水变成黄色?
→有关湖泊泥沙的积填率,未来是否需要或如何监控泥沙积淀的管理?
→哪些管理策略可以采用,以改善湖泊生态与美化质量?
马大环境工程博士黄志源及公共政策硕士龚子翔皆认为,全球现有的净水生产科技,足以实现引用湖泊水作为水供替代方案的技术,主要在于政府和水供公司的投资意愿及新生水(再循环水)水平。
有关湖泊引水的研究,主要从检测湖水的水文学(hydrogy)、化学和生物学三大科学方面着手,我国境内有不少小型湖泊和人工湖,国立大学、私人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都有可动用的人力。
湖泊引水在东南亚区域尚属新概念,不只是我国的学术机构到目前为止尚未有这方面的研究和专家,即使是热带国家的小型湖泊,也没有多少研究员投入其中。
据知,早前英国诺丁汉大马分校科学及工程学院生,展开湖泊永续管理计划,从中研究水资源的发展导向,研究范围包括检测湖水的流动是否充斥悬浮沉积物或污染物、观察降雨的时机和力度是否影响湖水水质、湖中的有机体是如何建立食物链等等。
不过,湖泊引水的安全性、实用性和永续性,都有待长时间的研究,水源污染及水供危机迫在眉睫的
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专注等待争论和研究结果。当务之急是如何在加速的气候变化环境之下,面对非比寻常的干旱和水供短缺,在未开发新的水资源之前,认真面对
问题根源,致力于减少污染和保存有限的净水。
-
马来西亚绿蓝环保协会主席王润源博士。
掘深坑埋垃圾 污染地下水源
环保这回事,环环相扣,息息相关。
总以为,水供短缺,还有地下水可供未来开发。实际上,犹如储备金角色的地下水,早已被玷污。污染的源头,是土埋垃圾场。于是,源头又回到垃圾制造者的身上———人———你、我、他。
马来西亚绿蓝环保协会主席王润源博士指出,我国垃圾增加率平均每年约3%,根据固体废物管理单
位2013年的报告,国人每日制造多达3万3000吨的垃圾,但回收率只有11%,其余则送到全国176个垃圾土埋场处理,其中只有8个垃圾土埋场设有卫
生操作系统,其余都是不符合标准的规划和作业。
专研废料处理的马大环境工程博士黄志源进一步指出,大部分的垃圾土埋场,都是在国家独立之后,地方政府为处理垃圾而采用的短期方式,即圈定一块没有开发的公共地段,掘深坑,埋垃圾。
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地方政府仅以最省钱、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处理垃圾。这些仓促设立的垃圾土埋场,完全没有建设防污隔离层,垃圾污水加上雨水渗透,穿过垃圾堆积的隙缝,再渗入地底,久而久之污染地下水源。
“2011年士毛月滤水站故障,导致雪州百万用户受影响,就是因为附近的垃圾土埋场防堤崩裂,垃圾渣流入双溪肯邦原(Sungai Kembangan),氨气过高,污染河流。那也是马来西亚其中一个污染者指数最高的土埋场。”
厨余乃污染排碳主因
我国对于垃圾处理不止远落于人后,而且严重迟到,当防污隔离技术、焚化炉和综合管理系统等废料处理方案都在不断发展和改进,我国的废料处理迟至2007年才进入转捩点。
“2007年,政府开始关注垃圾土埋场污染地下水源的问题,通过落实《固体废料管理与公共清洁法令》,规定垃圾土埋场必须做好防污隔离措施。”
“其实,人们每一天都在生产垃圾,按理说从国家独立之后的第二天,地方政府就要开始处理,不是等到1970年代,并且用最粗糙的方式,应付‘眼前问题’,完全没有长期处理方案。”
单单吉隆坡,目前每天就有2000吨固体废料在垃圾转运站处理后,送到全国最大的武吉达卡(Bukit Tagar)垃圾土埋场。
身兼废料管理顾问及绿蓝环保协会秘书的马大公共政策硕士龚子翔补充,有机废料(厨余)是造成垃圾土埋场污染和排碳的主要原因。
垃圾土埋场会产生污染度极高的甲烷(一种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效应比二氧化碳更强22倍),还有造成河流和地下水污染的垃圾场渗透液。
他说,资源回收其实只是综合废料管理的其中一部分,因为只有30%至40%的废料可以回收,占一半以上的有机废料和剩余废料需另外处理,循环使用。
根据他所掌握的资料,韩国已于2005年禁止垃圾土埋场接受有机废料,欧盟国家也有特定的垃圾
土埋场指令政策,减少垃圾土埋场的有机废料,一些不过因此实施垃圾土埋场税及提高垃圾费,藉此鼓励人们采用其他的处理方式,比如堆肥
(Composting)、厌氧化解法(Anaerobic Digestion)、机械生物处理(Mechanical-biological
Treatment,MBT)及衍生废料燃料(Refuse-derived Fuel)等等。
“在英国,垃圾处理费从2004年的22英镑,提高到2010年的70英镑。”
能源战争之始 或成袭击目标
危机时代,人类要面对的战争,何其之多?正在疯狂杀戮的宗教战争,还有多国政治关系剑拔弩张、经济战争隐然未发、石油枯竭浮现能源战争……唯独没多多少人认真重视真正攸关生死的———水源战争。
官方说法,集水区雨量减少,下游地区雨水再多,水坝水位也不见反应。民间怨怼,水费一再调涨,水供公司却不见改善服务,断水情况更有逐年严重之势。更有甚者,阴谋论散播,质疑政治斗争挟持公共资源,水供公司更趁派水时机牟利。
水供之战,早已悄然掀开序幕。
美国联邦情报机构两年前已发出警示———发展中国家人口呈爆炸式增长、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加上干旱、洪水及缺少淡水等因素,水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内,导致全球动荡和战争的导火线;2022年之后甚至成为战争武器,或是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特别是在南亚、中东以及北非地区。
《美国水安全情报评估》指称,洪水、缺水及水质下降,加上贫困、社会关系紧张、领导力匮乏及政
府意愿等种种因素所引发的不稳定或动荡,都将导致许多国家陷入失控状态。比如水源上游的国家可能出于政治原因,限制下有国家用水,许多国家甚至可能利用内
部水源分配打击分离运动或反对派。
此外,恐怖分子和流氓国家极有可能将大坝或水库等与水有关的设施当做袭击目标。在烽火连天的中东以外,许多国家已开始忙着———打———水———战!
2014-09-1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